防偽與你

長新冠是什麼???

世界衞生組織(世衞)的資訊,大約 10-20%感染了2019冠狀病毒病的人士可能會繼續受到2019冠狀病毒病的中長期影響,這些影響統稱為新冠肺炎長期影響或「新冠肺炎長期綜合後遺症」(「長新冠)。

1675665376CyrENIyK.png
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世衞)定義,確診或疑似感染新冠病毒3個月後,仍有無法以其他診斷解釋,且持續至少2個月的症狀,並通常對日常生活或身體活動功能造成影響,稱為新冠肺炎綜合症候群(Post-COVID-19 syndrome),又可稱作是長新冠後遺症(Long COVID)。

1675665724eAD9UIvq.png

「長新冠」的症狀可以在急性感染後的初期康復階段新出現的,或是從一開始時持續下來,病情可隨時間變化或反覆。雖然現時仍未清楚這些徵狀會維持多久,但目前的研究顯示,患者可以隨著時間而改善。有研究顯示「長新冠」較常在2019冠狀病毒病重症患者出現,但任何人(包括輕症患者)在感染後都有機會出現此情況。個別人士(尤其是兒童)可能會有多個器官受到影響或出現自身免疫情況。根據世衞資料,接種新冠疫苗可減低「長新冠」的發病率,亦有研究顯示接種了新冠疫苗的人士,與沒有接種疫苗的人士相比,即使他們感染了,亦較少出現「長新冠」情況。

1675665746OZELy34i.png

主要症狀包括:

  • 極度疲倦

  • 氣短

  • 胸痛或胸悶

  • 記憶力和注意力問題(亦稱「腦霧」)

  • 失眠

  • 心悸

  • 頭暈

  • 耳鳴或耳痛

  • 食慾不振

  • 味覺和嗅覺變化

  • 關節痛

  • 抑鬱或焦慮

  • 皮疹

  • 咳嗽

  • 喉嚨痛

1675665795wshDySx1.png

腸道是人體最大內分泌器官,內有一億個神經元,因此有「第二大腦」之稱。腸道微生態主宰免疫能力,分泌的神經傳導物質,更可牽動情緒,影響精神和心理健康。當腸道微生態失去平衡,人體便容易受病毒入侵。

16756658234WEfQv02.png

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最新研究指,「長新冠」患者的腸道微生態明顯異常,體內好壞菌比例失衡之餘,「好菌」明顯較少,而「惡菌」則較多,患者腸道中缺少了幾種能提高人體免疫力的腸道細菌,包括青春雙歧桿菌、長雙歧桿菌和假小鏈雙歧桿菌。相反,新冠肺炎康復後未有出現後遺症的人士,會有較豐富的腸道微生態。

中大醫學院團隊發現,腸道微生態失衡是導致「長新冠」的主因。腸道內有超過80種細菌均與「長新冠」症狀有關,「長新冠」患者的腸道中更缺少部分有助提高人體免疫力的細菌,當腸道缺乏與免疫力有關的好菌時,有可能導致持續咳嗽及氣促等情況。過量惡菌亦會影響腦神經系統功能,導致疲倦、失眠、記憶力差、失去味覺等問題。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指:「研究顯示透過調節腸道內的細菌,有機會促進新冠肺炎患者真正痊癒,並減少「長新冠」症狀出現。」

1675665853GD5CXNhx.png

平衡腸道微生態,健康的生活習慣非常重要,注意飲食多菜少肉,作息定時及有適量運動

1675665882Ke6Mcx4y.png

第1類 – 五穀根莖類 

燕麥、糙米、南瓜、馬鈴薯、地瓜等五穀根莖類食物,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等益菌生。適度攝取有利促進腸道蠕動、增加糞便體積,加速人體消化吸收的運行,進而減少食物囤積在腸道內的時間。 

第2類 – 豆類 

黃豆、大豆等豆類食物含有水溶性膳食纖維,適度食用有助於提供好菌足夠的養分。 

第3類 – 蔬菜類 

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,含有豐富的非水溶性膳食纖維,不但能提供好菌足夠的養分,更有清除腸道內的廢物的作用。洋蔥、牛蒡、蘆筍、等食物裡含有寡糖,也都是獲取益生元相當不錯的食材。

第4類 – 水果類 

蘋果、奇異果、香蕉中就含有大量的水溶性膳食纖維等益菌生,若配合含有豐富益生菌的無糖優酪乳、無糖優格一同食用,對維持腸道菌叢生態健康更是好處多多。

1675665904pYani75U.png

腸道微生態與免疫系統息息相關,若腸道中好、壞菌的比例達致平衡,有助增強人體免疫力。若腸道微生態失衡,除了影響免疫力,更有機會出現心血管或腦退化等長期疾病。

16756659368WVZqLCh.png

根據國際醫學期刊《GUT》的研究發現,新型冠狀病毒與腸道微生物菌群的交互作用,有機會令患者的病情變得更嚴重。面對這些情況,補充益生菌便是調節腸道微生態的其中一個方法,以平衡腸道中好壞菌的比例、抑制致病菌為目標,更有助減低身體發炎機會,增強免疫力。 

均衡飲食對於平衡腸道微生態尤其重要,但都巿人生活繁忙,食無定時,飲食質量難以控制,這時候補充益生菌產品也是其中一個方法。市面上益生菌產品種類繁多,功效亦有所不同,雖然是好菌,也不代表人人都可以或適合吃益生菌,建議選購前向醫生查詢。

註冊最新資訊

即時
查詢